第39章 物料与熊-《回到明末建工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不错,看来就是这么个意思!”
    陆舟脑补完毕,不由伸出手,拍了拍新月肩旁。
    这只是几个简单的逻辑思路。
    看似简单,但已经不是第一层表现内的东西了。
    看来不管是现代人,还是古人,对事物的理解思维,都不是单纯木然的。
    只不过是开发的深度,跟理论积累不同。
    陆舟就是知道的太多了,把注意力放到过多的变量上去。
    没有注意到失败的对比。
    旁观者清,新月却是观察注意。
    当然这其中,也或许,是新月有着天赋异禀的敏锐。
    毕竟,每天在这里的两个仆人就不知道。
    新月不知道,自己能有什么天赋。
    她只是把饭吃完了,又被陆舟轻轻拍了一下,终于有些不好意思起来。
    肉是要吃的,但男女之间,碰归碰,这是另外一回事。
    于是拍了拍身上,又站起来,故作镇静的离开了:“我去洗碗了......”
    ......
    就在新月离开之后。
    两个仆人,也吃过饭回来。
    这次陆舟又取来了几种矿物,这些都是外出的时候随意捡来的。
    本来还以为暂时不会用到。
    分量比较少,每一样,也堪堪够一次试验。
    这些都是陆舟,从未考虑过加入的成分。
    但他以前,从来没有做过水泥的实验,也许是自己的相关知识,的确有所遗漏。
    该试的还是要试一下的。
    第一次用的是滑石。
    带着两个仆人行动起来,又是一番的研磨,配比加入之后,烧制。
    这一次,果然是起了变化。
    虽然还未算成功,但陆舟倒是长出了一口气。
    至少看来,方向是对的。
    接下来,又试了铁石棉等三两种物料。
    又一次次的临近成功,对比总结经验之后。
    陆舟最后终于把目标,定在了石膏之上。
    “看来这石膏对水泥,是有缓凝跟塑形的作用,还真是我的知识有所遗漏。
    可能也是我取的黏土,根本有那一部分矿物元素的缺失......
    但至少证明,这水泥也不是按着某一个方法,说粘合就能粘合的。
    一切得看具体情况分析。
    而这一次的水泥,终于算是成型了......”
    至少陆舟现在搞明白了。
    没有搞明白之前,也别谈什么现代,还是半现代化的水泥厂。
    松下来的一口气,再看了一看外边的天色,已经是很晚。
    每一次的研磨都用去很久。
    仅仅几次的实验,又花去了大半天时间。
    只待陆舟从帐篷走了出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