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最先扑上去的是管家,他颤抖着捧起李善长的手,发现那掌心的茧子比去年又薄了许多:“老爷?老爷醒了!”牛大力大步跨上前,铁胎弓磨出的老茧擦过李善长手背:“老相国!您感觉如何?” 李善长缓缓睁开眼,目光扫过围在榻前的众人。每张脸上都写满焦虑,却又藏着几分忐忑——他太熟悉这种眼神了,就像当年胡惟庸案前,那些淮西旧部来看他时的模样。 一名淮西官员突然“哇”的一声哭出来,肥脸抖得像团猪油:“老相国!咱们接下来可怎么办啊!太上皇那番话.呜呜咱们淮西党算是完了.” “哭什么!”李善长想瞪他,却连眼皮都没力气抬,“当年陛下在鄱阳湖被陈友谅围了十八天,咱们不也挺过来了?”话虽强硬,声音却沙哑得像破风箱。沈明礼连忙递上参汤,碗沿碰到李善长干裂的嘴唇:“可太上皇这次是动真格的扬州盐丁跳槽不说,通州卫的弟兄们也被警告了” “别提通州卫!”牛大力烦躁地扯松甲胄系带,“今日在朝堂上,陛下看我的眼神就像看死人”他忽然噤声,余光瞥见李善长骤然收缩的瞳孔。陈九公布满刀疤的手掌摸向短刀,却在触到刀柄时猛地缩回——如今这把刀,连吓唬盐工都不管用了。 “还记得陛下登基那年么?”李善长忽然开口,声音轻得像飘在烛火上的烟,“咱们站在丹墀下,看‘奉天承运’的匾额挂上去.那时候觉得,天下没有咱们淮西党办不成的事。”他忽然苦笑,喉间又泛起血腥,“现在才明白,陛下的天下,从来不需要什么党” 厅内死寂。孙文焕的鹭鸶补子蹭到陈邦彦的竹简,两人同时避开对方目光。吴应麒望着李善长枕边的空白奏疏,想起昨夜老人写“太祖遗训”时的狠戾,此刻却只觉得荒唐——朱元璋的遗训,从来都是握在他自己手里的刀。 “老相国,要不”王伯安怯生生开口,肥手指尖捏着账册边角,“咱们.跟‘朱记商号’合作吧?他们给盐工涨一倍工钱,咱们咱们也能抽成” “啪!”李善长不知哪来的力气,抬手甩了他一耳光。这名淮西官员捂着脸愣住,账册“啪嗒”落地,露出里面夹着的盐引批文。李善长盯着他惊恐的眼神,忽然想起朱元璋在奉天殿说的“剥皮实草”——当年胡惟庸被诛时,这人还在扬州卖私盐,如今却想踩着淮西党的骨头去攀附新贵。 “淮西子弟.”李善长闭上眼睛,任由管家擦拭嘴角血迹,“可以死在战场上,可以死在刑场上,但不能死在商人的账本里。”他顿了顿,听见窗外传来归鸟的啼鸣,“明日起,所有暗桩都撤了吧。让底下人收敛些,别再碰盐铁漕运” “那咱们就这么认输?”牛大力不甘心地捶打桌面,却惊起一片灰尘。李善长睁开眼,目光落在墙上朱元璋亲赐的“开国辅运”匾额上,金漆大字在暮色中褪成苍白:“输?咱们什么时候赢过陛下?当年胡惟庸想当宰相,输了;蓝玉想当太师,也输了.咱们能活到现在,不是因为赢,是因为陛下想让咱们活。” 殿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,已是戌时三刻。李善长示意管家扶他起身,忽然发现自己的拐杖被换成了新的——紫檀木杖头雕着松鹤,却比从前的枣木拐杖轻了许多。他拄着拐杖走向书房,身后传来王伯安的嘀咕:“那‘朱记商号’的分号还查不查?” “查什么查!”牛大力终于卸去甲胄,露出里面染汗的中衣,“没听见太上皇说么?再查就等着抄家灭族!”他踢开脚边的茶盏,青瓷碎片划过月光,“从今日起,咱们淮西党.就当是根烂了的树吧,能留个枝桠喘气,就算万幸了。” 书房门“吱呀”关上。李善长望着案头未写完的奏疏,“重农抑商”四个字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。他提起笔,想添上几句谢恩的话,却发现笔尖落下时,墨迹竟在黄绢上晕成一团浑浊的黑——就像朱元璋眼中,他们这些人的结局。 第(3/3)页